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04:28:48

阿根廷出血热

别名: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出血热传染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阿根廷出血热是分别由鸠宁(Junin)和马秋博(Machupo)病毒引起的,啮齿动物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肌痛、出血、休克、神经异常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鸠宁与马秋博病毒同属于沙粒病毒属,因在超薄片上呈沙粒状而得名。鸠宁病毒为RNA病毒,直径60~280nm,平均110~130nm,呈球型,扁球型……
显示全部
症状

  潜伏期6~14天。起病徐缓。第一病周,逐渐出现不适,体温渐升,第3病日可达39℃,剧烈头痛、腰痛、肌肉关节痛、厌食、恶心、呕吐、上腹痛,部分病人眼眶疼痛,亦可有……
显示全部
诊断

  本病需与夸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钩体病、流脑、败血症等相鉴别。……
显示全部
并发症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支持、对症治疗病人应予隔离,其血、排泄物予以消毒处理。加强支持,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出血、休克、神经系统症状,以及重叠感染,进……
显示全部
预防

  目前我国无本病发生,应注意国境检疫,防止输入。在疫区内,防鼠、灭鼠为主要措施。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染。应用疫苗是阿根廷出血热主要预防措施。玻利维亚出血热尚无疫……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全身
疾病科室


[*]传染科
疾病症状


[*]关节疼痛
[*]腹痛
[*]恶心与呕吐
[*]关节疼痛
[*]腹痛
[*]恶心与呕吐
[*]腹泻
[*]感觉障碍
[*]昏迷
[*]蛋白尿
[*]发热
[*]淋巴结肿大
[*]发热伴出血
疾病检查


[*]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EHF-AB)
[*]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
[*]血常规
[*]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EHF-AB)
[*]抗流行性出血热IgM抗体
[*]血常规
[*]补体结合试验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相关疾病


[*]埃博拉病毒病
[*]马尔堡病毒病
[*]裂谷热
[*]流行性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根廷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