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4-1-19 05:18:11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细胞内分枝杆菌感染
血液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intracellulare infection)的病原菌胞内分枝杆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名,该菌属生长慢、非光产色菌,菌体短小,可从土壤、水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感染的鸟类、哺乳动物和富含鸟粪的土壤可能是该菌的自然宿主。在正常人的分泌物中有时亦能分离到该菌。发病机制还不确切。主要表现为慢性肺部感染,儿童表现为淋巴结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AIDS)呈播散性感染。分泌物或活检组织涂片可发现大量抗酸杆菌,培养检查可发现鸟分枝或胞内分枝杆菌生长。联合用药疗效较好。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intracellulare infection)的病原菌胞内分枝杆菌于1967年由Runyon命……
显示全部
症状

  主要表现为慢性肺部感染,儿童表现为淋巴结炎,免疫抑制患者(尤其是AIDS)呈播散性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盗汗、体重减轻、脑病、腹痛、腹泻和贫血,皮肤表现类似结节……
显示全部
诊断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显示全部
并发症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治疗3周后,皮损可完全消退,联合用药疗效较好。(二)预后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治疗3周后,皮损可完全消退,……
显示全部
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其他
[*]全身
[*]皮肤
疾病科室


[*]血液科
疾病症状


[*]继发感染
[*]淋巴液流出
[*]舌质红绛
[*]继发感染
[*]淋巴液流出
[*]舌质红绛
[*]腹胀
[*]发热
疾病检查


[*]血常规
[*]粪细菌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
[*]血常规
[*]粪细菌培养
[*]尿液细菌培养
[*]痰液细菌培养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
[*]血液及骨髓细菌培养
相关疾病


[*]龟分枝杆菌感染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
[*]楚尔盖分枝杆菌感染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
[*]偶发分枝杆菌感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胞内分枝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