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菌病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细菌性痢疾,菌痢,杆菌痢疾,杆菌性痢疾,志贺菌感染,志贺菌痢消化内科检查
[*]简介
[*]原因
[*]症状
[*]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防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又称志贺菌病,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腹泻,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痢疾杆菌分为四个菌群:甲群(志贺氏痢疾杆菌) 、乙群(福氏痢疾杆菌)、丙群(鲍氏痢疾杆菌)、丁群(宋氏痢疾杆菌)。以结肠黏膜的炎症及溃疡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上可见急起畏寒高热、腹痛、腹泻、排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终年散发,夏秋季可引起流行。
病因
感染者和恢复期带菌者的排泄物是传染源,治病菌经粪-口途径直接传播,人食用了细菌经污染的食物或物体可发病.苍蝇可作为机械性媒介,水源性传播不常见.卫生条件差的拥挤……
显示全部
症状
细菌性痢疾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3天……
显示全部
诊断
菌痢应与多种腹泻性疾病相鉴别,中毒性菌痢则应与夏秋季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病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相鉴别。1.急性菌痢 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阿米巴痢疾:见表……
显示全部
并发症
典型的志贺菌病的主要特征是起病急,发热、腹痛、脓血便,并有中度全身中毒症状。腹泻呈1日10多次或更多。重症患者伴有惊厥、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也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1.急性菌痢(1)一般治疗:症状明显的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按照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饮食以流质为主。病情好转后改用稀饭、面条等。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
显示全部
预防
菌痢的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是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做好传染源的管理。1.管理传染源 主要是对急、慢性患者及带菌者。依靠农村合作医疗站及城市医疗单位,组织疫情报告……
显示全部
[*]志贺菌病
疾病部位
[*]腹部
疾病科室
[*]消化内科
疾病症状
[*]腹痛
[*]便血
[*]恶心与呕吐
[*]腹痛
[*]便血
[*]恶心与呕吐
[*]腹泻
[*]食欲异常
[*]发热
[*]代谢性酸中毒
[*]肠胀气
[*]牛奶色或米汤样便
疾病检查
[*]粪便量
[*]痢疾杆菌检测
[*]中性炎症细胞吞噬试验
相关疾病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
[*]腹绞痛综合征
[*]非霍乱弧菌感染
[*]肠道病毒所致各系统感染
[*]结肠阿米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