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河鱼【拼音名】Hé Tún Yú
【别名】鱼、气泡鱼、斑圆、眼斑河豚、河、河豚、虫纹东方、廷巴鱼、气泡鱼、红鳍东方
【来源】形目科鱼Spheroides ocellatus (Osbeck);虫纹东方Fugu vermicularis (Temm. et Schl.),肉及肝脏中所含的河毒素分别入药。
【生境分布】东海沿海及通海的江河下游;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化学成份】内脏含河毒素(tetrodonine)、河酸(tetrodonic acid)、河卵巢毒素(tetrodotoxin)、河肝脏毒素(hepatoxin)等。
【药理作用】从河鱼的精巢中可提取鱼素(ecmolinum)。它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有抑制作用,它能延长青霉素在机体内的药效时间,并且毒性小,无溶血性,可阻止细菌抗药性的形成。鱼素是由精氨酸、组氨酸、壳氨酸三种氨基酸所组成的鱼精蛋白。
河肝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实验性肝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对鼻咽癌、食道癌、神经痛、皮肤瘙痒等亦有效。用于松弛肌肉痉挛和减轻癌症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功能主治】肉:滋补强壮。主治腰脚酸软,食不限量。
河毒素:治神经痛,风湿病,皮肤瘙痒,痉挛,夜尿等症。
【备注】(1)河种类较多,其肝脏、卵巢、肠、胃、皮肤及血液均有剧毒,误食可致死,取肉时应特别主意,必须去净内脏、血、皮及头等,决不可混杂。
(2)其毒素能使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中毒,最先中毒部分为感觉神经,各感觉神经末梢q痹后而失去触觉。其次为运动神经中毒,肢体失去运动能力,成瘫痪状态。最后中枢神经中毒,发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迟缓。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