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阴煎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阴煎(张介宾《新方八阵》) 治真阴不足,脾肾虚寒等证。若素多劳倦之人,忽感不能解散,用此温托最良;妇人经迟腹痛并效。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炙甘草(一二
黄。甚则加细辛
火衰。)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理阴煎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虚损启微》理阴煎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脾肾中虚等症,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六君之类;宜温当用理阴大营之类。欲知调补,当先察此。此方通治真阴虚弱,胀满呕哕,痰饮恶心,吐泻腹痛,妇人经迟血滞等症。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炙甘草(一二钱) 干姜(一二三钱,炒黄) 或加桂一二钱。
水二盅,煎七八分,热服。若治脾肾两虚,水泛为痰,或呕或胀者,加茯苓一钱半,芥子五分以行之。若泄泻不止,及肾泄者,少用当归,或并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肉豆蔻、附子之属。若腰腹有痛,加杜仲、枸杞。若腹有胀滞疼痛,加陈皮、木香、砂仁之属。
引用:《虚损启微》理阴煎(新方)
下载:《虚损启微》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理阴煎
地黄 当归 甘草 干姜 肉桂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凡人真阴不足,或素多劳役,忽感天行赤热,虽现火症,但便清恶寒,脉见沉小无力,便是假热。速以姜、草佐归、地、肉桂温补阴分,托散表邪。不效再进,使阴气渐充,则邪从内散,赤热自退。
若以寒苦攻之,病变决不能治。吾于此症,尽得领教,特表而出,以为世警。
引用:《目经大成》理阴煎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医述》理阴煎
此理中汤之变方也。脾肾虚寒等证,宜刚燥者,当用理中;宜温润者,当用理阴。凡真阴不足,劳感寒邪,不能解散,或发热身痛面赤舌干,或虽渴而不喜冷冻饮料,或背心肢体畏寒,但脉见无力,悉是假热。速用此汤温补托邪,使阴气渐充,则汗从阴达,而寒邪自散也。
○此寒邪温散弟一方也。惟仲景独知此义。第仲景之温散,首用麻、桂二汤;余之温散,首用理阴煎、大温中饮。二方虽一从阳分,一从阴分,其迹若异,然一逐于外,一托于内,而用温则一也。
○本方加附子,名附子理阴煎;再加人参,名六味回阳饮。治命门火衰,阴中无阳等证。(《景岳全书》)
引用:《医述》理阴煎、回阳饮
下载:《医述》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