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散
《仁术便览》清胃散治胃经有热,牙齿疼痛,或牙根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上发热,或面肿。
归身(酒洗) 黄连 生地(酒洗,各一钱) 牡丹皮(一钱半) 升麻(二钱) 加石膏、白芷
一方 治阴虚郁热,牙出鲜血。
川芎 芍药 当归 生地 牛膝 香附 生甘草 侧柏叶 水煎服。
一方 牙根臭烂出水,芥菜根烧存性,为末敷,立愈。栀子皮烧灰敷亦好。治牙疳。
引用:《仁术便览》清胃散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删补名医方论》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升麻 甘草 生地黄 川黄连 牡丹皮 当归
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苔、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府,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浓炙爆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府,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清胃散
下载:《删补名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清胃散
(东垣)用升麻(黄)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热,口疮吐衄(口血、鼻血)及牙宣(齿龈出血。黄连泻心火,亦泻脾火,丹皮、生地平血热,当归引血归经,石膏泻阴阳之火,升麻升阳明之清。昂按∶古人治血,多用升麻。然上升之药,终不可轻施。)
引用:《汤头歌诀》清胃散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清胃散
生地 丹皮 黄连 当归 升麻
凉血解热,升阳散火。胃气清,则诸病自除矣。
引用:《医方论》清胃散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脾胃论》清胃散
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热,发大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也。喜寒恶热,此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
真生地黄 当归身(以上各三分) 牡丹皮(半钱) 黄连(拣净,六分,如黄连不好,更加二分;如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引用:《脾胃论》清胃散
下载:《脾胃论》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清胃散
升麻 当归 黄连 牡丹皮 生地黄(各等分) 一方加石膏。
内睑肿实,痛牵头脑,此方主之。
内睑责阳明,肿责血热,痛责火盛。升麻、黄连能泻火,丹皮、生地能凉血。乃当归之用,所以益阴,使阳不得独亢。石膏之加,所以清胃,使病不难勇退。
诗曰∶清胃散主当归,升麻连地牡丹皮,或益石膏平气热,阳明症就此中推。
引用:《目经大成》清胃散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重订囊秘喉书》清胃散
治齿龈出血,口疮牙宣等症。
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石膏,水煎服。
引用:《重订囊秘喉书》清胃散
下载:《重订囊秘喉书》chm pdf 电子书
《外科理例》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牙齿或牙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归身(酒拌一钱) 黄连 生地黄(酒拌各一钱) 牡丹皮(钱半) 升麻(二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引用:《外科理例》清胃散
下载:《外科理例》chm pdf 电子书
《正体类要》清胃散
治血伤火盛,或胃经湿热,唇口肿痛,牙龈溃烂,或发热恶寒等症。
生地黄(五分) 升麻(一钱) 牡丹皮(五分) 当归(酒洗,五分) 黄连(五分)
用水煎服。如痛未止,黄芩、石膏、大黄之类,皆可量加。
引用:《正体类要》清胃散
下载:《正体类要》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清胃散
治舒舌弄舌。
防风 黄芩 天花粉 浓朴(姜炙) 石膏 枳壳 黄连 陈皮 甘草 水煎服。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清胃散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清胃散
治胃经湿热,齿龈肿痛,或牵引头脑,或面发热。
升麻 甘草 生地黄 川黄连 牡丹皮 当归 水煎服。
【集注】罗谦甫曰: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胎,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腑,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厚炙??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腑,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证,廓然俱清矣。
引用:《医宗金鉴》清胃散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清胃散
升麻(一钱) 生地(二钱) 黄连 连翘 丹皮(各一钱
水煎服。
引用:《医学心悟》清胃散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