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7 19:58:41

温经汤

《备急千金要方》温经汤

治妇人小腹痛方。
茯苓(六两) 土瓜根 芍药(各三两) 薏苡仁(半升)
上四味 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加水七升,煎取二升,分再服。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温经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经汤

治冲任虚损,月候不匀,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及治曾经损堕,损妊娠瘀血停留,小腹中痛,发热下利,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及小腹有寒,久不受胎。
半夏(汤七次去滑) 当归(酒浸一宿) 川芎 人参 白芍药 牡丹皮 桂心 阿胶(蛤粉炒) 甘草(炙,各二两) 吴茱萸(汤洗炒,三两) 麦门冬(去心,五两)
上为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八分,去滓热服,空心食前。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经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

治冲任虚损,月候不调,或来多不断,或过期不来,或崩中去血过多不止。又娠,瘀血停留,少腹急痛,发热下利,手掌烦热,唇干口燥。及治少腹有寒,久不
阿胶(蛤粉碎炒) 当归(去芦) 芎 人参 肉桂(去粗皮) 甘草(炒) 芍药 牡 丹皮 冬(去冬,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渣,热服,空心,食前服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经汤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牡丹皮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二两
右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日三服,每服一升,温饮之。
经水不利,少腹满痛,或一月再经者,王瓜根散主之。阴肿者,亦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温经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温经汤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藭芍药各二两人参桂枝牡丹皮阿胶生姜各二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麦冬(去心)一升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集解】
李□曰:『内经』云:血气虚者,喜温而恶寒,寒则凝涩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此汤
名温经,以瘀血得温即行也。方内皆补养气血之药,未尝以逐瘀为事,而瘀血自去者,此养正邪自消之法也。故妇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调者,并主之。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按】
「再」字当是「不」字,若是「再」字,一月两来,与上文不利不合,是传写之□。
【注】
此亦前条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之证。带下胞中病也,胞中有宿瘀,从气分或寒化,则为白带;从血分或热化,则为赤带;从气血寒热错杂之化,则为杂色之带也。若兼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乃有瘀血故也。其经至期不见,主以土瓜根散者,土瓜能逐瘀血,□虫能开血闭,桂枝合芍药舒阳益阴,通和荣气,则瘀去血和,经调带止矣。
引用:《医宗金鉴》温经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经汤

当归 二钱 川芎 一钱 桂枝 芍药 阿胶 半夏 麦冬 各二钱 人参 炙草
各三钱 丹皮 二钱 生姜 吴茱萸 各一钱
治妇人经水诸病。
归芎桂芍,以调木气。阿胶冬夏,以降金气。参草生姜,以调中气。丹皮吴萸,以调血分之滞气。整个得运动圆,然后经调也。麦冬能开腹中一切结气。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经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经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