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15:43:22

大风子

大风子
(《补遗》)
【释名】时珍曰︰能治大风疾,故名。
【集解】时珍曰︰大风子,今海南诸国皆有之。按︰周达观《真腊记》云︰大风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

【修治】时珍曰︰取大风子油法︰用子三斤(去壳及黄油者),研极烂,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煎至黑色如膏,名大风油,可以和药。
【气味】辛,热,有毒。
【主治】风癣疥癞,杨梅诸疮,攻毒杀虫(时珍)。
【发明】震亨曰︰粗工治大风病,佐以大风油。殊不知此物性热,有燥痰之功而伤血,至有病将愈而先失明者。
时珍曰︰大风油治疮,有杀虫劫毒之功,盖不可多服。用之外涂,其功不可没也。
【附方】新五。
大风诸癞︰大风子油一两,苦参末三两,入少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仍以苦参汤洗之。(《普济方》)。
大风疮裂︰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岭南卫生方》)。
杨梅恶疮︰方同上。
风刺赤鼻︰大风子仁、木鳖子仁、轻粉、硫黄为末,夜夜唾调涂之。
手背皴裂︰大风子捣泥,涂之。(《寿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