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8 04:22:29

清气化痰丸

《奇方类编》清气化痰丸

能降火顺气清痰,可以常服。利膈宽胸,痰火自不积聚。
橘红一两 枳壳(炒)八两 黄芩(酒炒)八两 半夏曲(姜炒)八两 赤茯苓八两 生甘草五钱 栀仁(炒)八两 桔梗五两 滑石八两 花粉八两 连翘五两 南薄荷叶四两 荆芥穗五两 当归身(酒洗)八两
以上共为细末,白水滴丸,桐子大。食远白汤下百丸。
引用:《奇方类编》清气化痰丸
下载:《奇方类编》chm pdf 电子书 


《仁术便览》清气化痰丸

常服有益脾胃,进饮食美。
大半夏(净称二两,用皂角二两、白矾二两、生姜四两,水三盏,煎沸取出,浸一日夜,再煎透为度,去皂角不用) 南星(二两,同半夏制法) 白术(白者去梗,切、炒) 瓜蒌仁(微炒去油,各二两) 黄连(姜炒) 香附米(童便浸炒) 陈皮(去白) 白茯苓(去皮) 萝卜子(炒) 山楂子(去核。各一两) 紫苏子(炒) 黄芩(各七钱) 枳实(麸炒) 甘草(各五钱) 贝母(去心,五钱) 桔梗(去芦炒,八钱)
上为细末,竹沥一碗,生姜自然汁半碗,神曲末一两,和面糊丸梧子大。每八十丸,白汤送
引用:《仁术便览》清气化痰丸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清气化痰丸

(丸)星夏橘,杏仁枳实栝蒌实。芩苓姜汁为糊丸,气顺火消痰自失。〔半夏(姜胆星各两半,橘红、枳实(麸炒)、杏仁(去皮尖)、栝蒌仁(去油)、黄芩(酒炒)、茯苓各一两,姜制,糊丸,淡姜汤下。气能发火,火能生痰。陈、杏降逆气,枳实破滞气,芩、瓜平热气,星、夏燥湿气,茯苓行水气。水湿火热,皆生痰之本也,故化痰必以清气为先。〕
引用:《汤头歌诀》清气化痰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清气化痰丸

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栝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
姜汁为丸。
此痰火通用之方也。
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是方也,星、夏所以燥痰湿,杏、陈所以利痰滞,枳实所以攻痰积,黄芩所以消痰热,茯苓之用,渗痰湿也;若栝蒌者,则下气利痰云尔。
引用:《医方考》清气化痰丸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清气化痰丸

半夏(姜制) 胆星一两五钱 橘红 枳实(麸炒) 杏仁(去皮尖) 栝蒌仁(去油)黄芩(酒炒) 茯苓一两
姜汁糊丸,淡姜汤下。
此治痰而兼有火者。
引用:《医方论》清气化痰丸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清气化痰丸

橘皮 杏仁(泡去皮,炒) 枳实(面粉拌炒) 黄芩 栝蒌仁(酒炒) 茯苓(各一两) 胆南星 法半夏(各一两五钱) 酒、姜汁为丸。
吴鹤皋曰∶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故用星、夏燥痰湿,杏、橘利痰滞,枳实攻痰积,黄芩清痰热。茯苓渗湿以清痰,栝萎下气以除痰。愚谓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液有余则痰因而充溢,气有余则痰得以横行。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火。善治火者,不治火而治气。是故清气乃所以化痰。而曰痰治则气清,解说虽好,觉与本方义稍背。
诗曰∶清气化痰星夏橘,茯苓杏枳栝蒌实,生姜扭汁酒为丸,不遇沉 脏清密。
引用:《目经大成》清气化痰丸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气化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