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dinand 发表于 2022-11-26 20:10:35

半夏干姜散

《备急千金要方》半夏干姜散

治干呕吐逆,吐涎沫者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温服之,日三。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半夏干姜散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半夏干姜散

半夏 干姜各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匙,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下利,利之则愈。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半夏干姜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半夏干姜散

半夏干姜等分
右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注】
干呕吐涎沬者,以半夏干姜散,温中止呕也。若更头痛,此属寒气盛而逆之甚也,故用吴茱萸汤,温寒下气,大折冲逆之势也。
【集注】
徐彬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邪,格阳在上,故主头痛,用吴茱萸温补以驱浊阴也。
李□曰:太阴、少阴经,从足至胸,俱不上头,二经并无头痛证。厥阴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故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从经脉上攻也。不用桂、附,用吴茱萸者,以其入厥阴经故耳!余皆温补散寒之药。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注】
干呕者,胃气逆也,若下利清彻,乃肠中寒也。今下利浊粘,是肠中热也,故用黄芩汤以治其利,合半夏生姜汤,以治干呕也。
【集注】
程林曰: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而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而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而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矣。
魏荔彤:此呕为热逆之呕,利为挟热之利。
引用:《医宗金鉴》半夏干姜散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半夏干姜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