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防己黄汤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方。
甘草(二两) 黄 (五两) 汉防己(四两) 生姜 白术(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防己黄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防己黄汤
治伤风湿寒,脉浮紧细,身重,汗出恶风。并治风水脉浮,身重不渴。
防己(四两) 黄 (五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术(三两)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两枚,煎七分,去滓,空腹服。喘者,加麻黄;胃中不和,加芍药;气上冲,加桂;下有陈寒,加细辛。服药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水,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温下,令微汗瘥。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防己黄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防己黄汤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一身尽重,四肢少力,关节烦疼,时自汗出,洒 去衣。及治风水客搏,腰脚浮肿,上轻下重,不能屈伸。
防己(四两)黄耆(五两) 甘草(炙,二两) 白朮(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枣一个,同煎至一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服讫盖覆温卧,令微汗,瘥。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防己黄汤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黄汤
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亦治风水脉浮,其人头汗出,表无他病,但腰以阴,难以屈伸;又治湿痹麻木。
防己(一两) 甘草(炙半两) 白术(七钱半) 黄 (一两一分) 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
皮中,从腰
阳气,是外
防己茯苓汤桂枝,更兼甘草与黄 。脉浮(浮为表)腹满四肢肿,(满肿为水湿)皮水阳虚不渴
而没,
肤痛;汉
不须白术
湿)汗出(湿邪
水不恶风为别。
“汉防己太阳经入里之药,泄腠理,疗风水,通治风湿、皮水二证,《金匮》汗出恶风者佐白术,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者佐桂枝,一以培土,一以和阳,同治表邪,微分标本。”盖水湿之阳虚,因湿滞于里而汗出,故以白术培土,加姜、枣和中,胃不和再加芍药。皮水之阳虚,因风水袭于表,内合于肺,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不须姜、枣以和中也。黄汤方下云“服药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可知其汗仅在上部而不至于下,即用白术内治其湿,尤必外用被围腰下,接令取汗,以通阳气也。余治太阳腰髀痛,审证参用两方,如鼓应桴,并识之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防己黄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防己黄汤
防己 黄 一两 白术七钱五分 甘草五钱(炙)
每服五钱,加姜枣煎。
去风先养血,治湿先健脾,此一定之法。此症乃风与水相乘,非血虚生风之比。故但用治风逐水健脾之药,而不必加血药。但得水气去而腠理实,则风水亦不能独留矣。
引用:《医方论》防己黄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防己黄汤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四肢少力,关节烦疼,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防己(一钱) 甘草(五分) 白术(八分) 黄 (一钱二分) 姜枣水煎服。如气上冲,加桂枝。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防己黄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张氏医通》防己黄汤
治风湿相搏。客在皮肤。关节疼痛。腰以下疼重。脉浮自汗恶风。
防己(酒洗) 黄 (各钱半) 白术(一钱) 甘草(炙。八分) 生姜(四片) 大枣(二枚。擘)
上六味。水煎热服。后当如虫行皮中。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下。温令微汗瘥。喘加麻黄。胃气不和。加芍药。气上冲。加桂枝。下有陈气。加细辛。(陈气。久积之寒气也。)
防己茯苓汤(金匮) 治皮水四肢肿。皮肤聂聂动。
防己黄 汤去白术、姜、枣。本方中防己、黄 各三钱。甘草一钱。加肉桂三钱。茯苓六钱。
水煎。温分三服。
千金防己汤 治历节四肢。痛如锥刺。
防己黄 汤去黄 、大枣。本方中防己、白术、生姜各四钱。甘草三钱。加桂心、茯苓各四钱。乌头一枚。(去皮。熬。)人参二钱。以苦酒和水煮。日三夜一服。当觉焦热。痹忽忽然。慎勿怪也。若不觉。复服。以觉乃止。
引用:《张氏医通》防己黄汤(金匮)
下载:《张氏医通》chm pdf 电子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