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肝豆状核变性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4-1-19 0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Wilson病,威尔逊变性,颤症
神经内科检查

  • 简介
  • 原因
  • 症状
  • 诊断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肝豆状核变性


  • 肝豆状核变性
  •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
  •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威尔逊氏)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缺陷病,青少年多见,其发病率约为1/(50万~l00万)。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肝豆状核变性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受累基因与铜代谢紊乱有关,与位于染色体的酯酶D基因与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紧密连锁。(二)发病机制 WD的发病……
显示全部
症状

  临床表现 1.本病通常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约年龄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约平均19岁,少数可迟至成年期。绝大多数患者先出现神经症状,少数……
显示全部
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复杂,患者无神经系统表现,出现各系统症状时临床误诊相当普遍,鉴别应从肝脏及神经系统两方面考虑。1.Mekes病及慢性肝病由于蛋白严重缺乏,血清CP可……
显示全部
并发症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免疫功能部分低下,部分患者有假性延髓麻痹的症状如吞咽困难、饮水返呛等,特别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容易患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与褥疮。有锥体外系症状的患……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1.本病一经诊断或患者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前就应进行系统治疗,有效防止病情发展,治疗愈早愈好。注意减少食物含铜量(<1mg/d),限制含铜多的饮食……
显示全部
预防

  防治本病应及早确诊,及时纠正患者铜代谢的正平衡状况。注意减少食物含铜量(<1mg/d),限制含铜多的饮食,如坚果类、巧克力、豌豆、蚕豆、玉米、香菇、贝壳和……
显示全部

  • 肝豆状核变性
疾病部位


  • 全身
疾病科室


  • 神经内科
疾病症状


  • 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
  • 先天性铜代谢障碍
  • 肌肉纤维震颤
  • 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
  • 先天性铜代谢障碍
  • 肌肉纤维震颤
  • 糖尿
  • 食欲异常
  • 疲劳
  • 蛋白尿
  • 肝豆状核变性
  • 角膜外缘有棕绿色色素环
  • 强制性哭笑
疾病检查


  • 尿铜蓝蛋白
  • 血清总蛋白(TP,TP0)
  • 血浆铜蓝蛋白(CP)
  • 尿铜蓝蛋白
  • 血清总蛋白(TP,TP0)
  • 血浆铜蓝蛋白(CP)
  • 尿铜(Cu)
  • 血清铜(Cu2+,Cu)
  •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 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 血清铜
相关疾病


  • 胼胝体进行性变性
  • 小舞蹈病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 肝母细胞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2 21:19 , Processed in 1.258433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