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回复: 0

|蛄石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13: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中草药汇编》:|蛄石

【拼音名】Là Gū Shí
【别名】东北|蛄[东北螯虾]、|蛄
【来源】甲壳纲|蛄科东北|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朝鲜|蛄C. similis (Koelbel);|蛄C. schrenskii (Kessler),以体内的碳酸钙石入药。
【生境分布】东北。
【功能主治】止血,止泻,利小便,壮筋骨。主治刀伤出血,小儿软骨,泻痢,心腹刺痛等。
【用法用量】1~2钱,外用适量。
【备注】|蛄是肺蛭的中间宿主。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蛄石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Là Gū Shí
【别名】东北|蛄、|蛄、东北螯虾、朝鲜螯虾
【来源】药材基源:为河虾科动物东北|蛄的胃内磨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
采收和储藏:每年于5月中、下旬或9月至10月上旬两次脱皮前10-15天捕捉,将体内磨石取出,洗净,晒干。
【原形态】东北|蛄,雌性体长70-84mm。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由较坚硬的甲壳覆盖,不能活动。全体分20节,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最后1节无附肝肢外,共有19对附肢。头部有1对复眼,具眼柄,能转动,有5对附肢,其中1对为小触角,1对为大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其中第1对螯足特别发达;腹部有6对附肢,为游泳足,其中第6对腹足特别宽大为尾足,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或尾鳍。如其腹部迅速屈曲,则身体很快地跃向后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流中,白天隐于石块下,黄昏后开始爬山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镜泊湖、千山附近水域。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半圆形,白色,直径0.4-1cm,随原动物的大小而异,厚3-5mm,平面均有一圆形凹陷。质坚硬,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主含碳酸钙。
【性味】味甘;涩;性平
【归经】入肝、肾、大肠三经
【功能主治】强壮筋骨;止泻;止血。主小儿佝偻病;久泻久痢;创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撒。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止血、止泻、利尿、壮筋骨的作甲。主治外伤出血、小儿软骨症、泻痢等。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6 03:18 , Processed in 1.20284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