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回复: 0

诸风数类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01
发表于 2023-2-8 12: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二《风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二上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风之伤人,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或为偏枯,或为贼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风、气一也,徐缓为气,急疾为风。人之生也,感风气以生;其为病也,因风气为病。是以风为百病之长,故伤人也,有成未成。伤人成病,凡有五别:一曰寒热,二曰热中,三曰寒中,四曰疠病,五曰偏枯。此之五者,以为风伤变成。余病形病名各不同,或为贼风者,但风之为病,所因不同,故病名病形亦各异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于岐伯”三字;“伤人”下均有“也”字;“疠”均作“厉”,下均有“风”字。“或为贼风也”
《甲乙》作“其为病也”,《素问》作“或为风也”。注“急疾”,袁刻作“疾急”。
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岐伯曰:风气藏于皮肤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喜行而数变,
言风入于脏腑之内为病,遂名脏腑之风。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生大小便道,外不得腠理中泄。风性好动,故喜行数变以为病也。
平按:《素问》、《甲乙》“曰”上有“对”字;“间”上有“之”字;“喜”作“善”,下同。“风者”《甲乙》作“风气者”。注“生大小便”,“生”字恐衍。
腠理开则洒然寒闭,闭则热而??,
风气之邪得之因者,或因饥虚,或因复用力,腠理开发,风入毛腠,洒然而寒,腠理闭塞,内壅热闷。洒,音洗,如洗而寒也。
平按:“洒”《甲乙》作“凄”。“闭”字,《素问》、《甲乙》不重。“闭则热而??”,《素问》“??”作“闷”,《甲乙》作“不热而闷”。
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销肌肉,故使人?L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其寒不泄在内,故不能食;其热不泄在外,故销肌肉也。是以使人恶风而不能食,称曰寒热之病。?L栗,振寒貌也。
平按:“销肌肉”《素问》、《甲乙》作“则消肌肉”。“?L栗”《甲乙》作“解□”,《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失味。”
风气与阳入胃,循脉而上至目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也。
以下言热中病也。风气从皮肤,循足阳明之经,入于胃中;足阳明经从目内眦,入属于胃,故循其脉至目内眦。以其人肥,腠理密实不开,风气壅而不得外泄,故内为热中,病目黄也。
平按:“与阳入胃”《素问》、《甲乙》作“与阳明入胃”;“目眦”作“目内眦”。
人变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以下言寒中之病也。人瘦则腠理疏虚,外泄温气,故风气内以为寒中。足阳明脉虚冷,故目泣出也。
平按:《素问》、《甲乙》“瘦”上无“变”字。
风气与巨阳俱入,行诸脉输,散于分理间,冲气淫邪,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贲□而有伤,卫气有所?宥?不行,故其肉有不仁。
以下言疠病也。巨阳,足太阳也。风气之邪与足太阳,二气俱入十二经脉输穴之中,又散于分肉腠理之间,其与太阳俱入于输,冲上来者,淫邪之气,与卫气相干,至令卫气涩而不行,故肌肉贲起,腹胀有所伤也。以卫气凝聚不行,故肉不仁也。?澹?义当凝也。
平按:《素问》、《甲乙》“巨阳”作“太阳”;“输”作“俞”;“分理”作“分肉”;“冲气淫邪”,《素问》无此四字,《甲乙》作“卫气悍邪,时”五字。“贲□”《甲乙》作“?胀”,《素问》作“愤□”。“伤”《素问》、《甲乙》均作“疡”。“?濉薄端匚省贰?《甲乙》作“凝”。
疠者,营气热?i,其气不精,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也,皮肤伤溃,风寒客于脉不去,名曰疠风,
?i,腐也。太阳与卫气在营血之中,故浊而热于胸腹。上冲于鼻,故鼻鼽骨坏。其气散于皮肤,故皮肤溃烂。以其邪风寒气客脉,留而不去为病,称曰疠风。疠,力誓反。
平按:“营气”《素问》、《甲乙》作“有荣气”。“?i”,《甲乙》作“浮”。“不精”《素问》、《甲乙》作“不清”。“伤溃”《素问》、《甲乙》作“疡溃”。
或名曰寒热。
言前疠风,或名寒热之病也。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春甲乙者,木王时也。木王盛时,冲上风来,名曰邪风。木盛近衰,故冲上邪风来伤于肝,故曰肝风。余皆仿此。
平按:“戊己伤于邪”,《甲乙》“邪”作“风”。“庚辛中于邪”,及“壬癸中于邪”,《甲乙》均作“伤于风”。
风气中五脏六腑之输,亦为脏腑之风,
脏腑输者,当是背输。近伤脏腑之输,故曰脏腑之风也。
平按:《素问》“风”下无“气”字。“输”《素问》、《甲乙》作“俞”。
各入其门户之中,则为偏风。
门户,空穴也。邪气所中之处,即偏为病,故名偏风也。
平按:“之中”《素问》作“所中”,《甲乙》作“风之所中”。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风府,在项入发际一寸,督脉阳维之会,近太阳入脑出处。风邪循脉入脑,故名脑病也。
风入系头,则为目风。
邪气入于目,系在头,故为目风也。
平按:《甲乙》“入”上无“风”字。“系”《素问》作“?S”。
眠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因饮酒寒眠,腠开中漏汗,故为漏风。有本,目风眼寒也。
平按:“眠寒”《素问》、《甲乙》作“眼寒”,属上节。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入房用力汗出,中风内伤,故曰内风也。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新沐发已,头上垢落,腠开得风,故曰首风也。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皮肤受风日久,传入肠胃之中泄痢,故曰肠风。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风在腠理之中,泄汗不止,故曰泄风也。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为他病也无常方,然故有风气也。
百病因风而生,故为长也。以因于内,变为万病,非唯一途,故风气以为病长也。
平按:《素问》、《甲乙》“化”下有“乃”字。“故”《素问》作“致”,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甲乙经》‘致’字作‘故攻’。”今本《甲乙》仍作“故”,下无“攻”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16 22:56 , Processed in 1.105621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