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阴阳篇第二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595
发表于 2023-2-8 16: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灵枢》曰,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寿夭刚柔篇》)。《素问》曰∶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所谓更逆更从也,然此特言其大概耳。若足太阴脉下行,则不与诸阴同矣)。(《太阴阳明论篇》)
李东垣曰∶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者,阳病有余,乃气病而血不病也。夜则增剧,昼则安静者,阴病有余,乃血病而气不病也。凡热病昼则发热,夜则安静者,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者,阳气下陷入阴中也,名曰热入血室。昼夜皆发热烦躁者,重阳无阴也,当亟泻其阳,峻补其阴。凡寒病,夜则恶寒,昼则安静者,阴血自旺于阴分也。夜则安静,昼则恶寒者,阴气上溢于阳中也。昼夜皆恶寒者,重阴无阳也。当亟泻其阴,峻补其阳。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2 04:02 , Processed in 1.28866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