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Whipple病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4-1-19 05: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肠道脂肪代谢障碍
消化内科检查

  • 简介
  • 原因
  • 症状
  • 诊断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1907年首先由Whipple报道。1949年Black-Schaffer用PAS染色发现病人小肠粘膜内巨噬细胞中有PAS阳性物质。1960年Cohen等先后经电镜研究,认为巨噬细胞中的镰状颗粒由细菌组成;病原体为杆状,其宽为0.2μm,长为1.5~2.5μm,称为Whipple杆菌。病原菌经口侵入,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在长期抗生素治疗后,病人可获痊愈,此杆菌亦逐渐消失。现认为本病与感染Whipple杆菌有关,但仍未得明确鉴定,亦未制成动物模型。


病因

  腹膜粗糙无光泽,小肠扩张,肠壁肥厚僵硬,上部小肠明显炎症浸润,肠系膜及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筛状。小肠粘膜灰暗,散在黄色斑块。镜下见绒毛呈杵状,近段小肠……
显示全部
症状

  长期有关节痛伴有腹泻,或同时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应考虑本病可能。木糖试验有吸收功能减损,小肠粘膜活组织检查有PAS阳性物质,电镜证实有镰状颗粒则可作出诊断。应注意……
显示全部
诊断

  本病主要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艾滋病,巨球蛋白血症,全身性网状内皮细胞真菌病相鉴别。……
显示全部
并发症

  常出现腹泻以及严重的吸收不良等并发症。也可出现心脏,肝脏,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
显示全部
治疗

  过去认为本病为不治之症,近年来由于对本病病原的研究及使用抗生素治疗,病人可治愈而恢复健康。治疗除采取一般对症治疗外,主要是抗生素治疗,普鲁卡因青霉素G120万单……
显示全部
预防

  本病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病原菌经口而入,故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其次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显示全部

  • Whipple病
疾病部位


  • 腹部
疾病科室


  • 消化内科
疾病症状


  • 关节疼痛
  • 腹泻
疾病检查


  • 血常规
相关疾病


  • 巨球蛋白血症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消化系统损害
  • 假膜性肠炎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克罗恩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2 23:51 , Processed in 1.317167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