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肠病原的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消化内科检查
由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PEC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50年代到60年代为流行性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临床上称之为“消化不良”。1983年全国腹泻经验交流座谈会决定,将EPEC引起之腹泻,一律称之为EPEC肠炎,而不称作“消化不良”。
病因
(一)发病原因 EPEC形态、生化与普通大肠埃希杆菌相同,两者之鉴别主要依靠血清型之不同。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50%。……
显示全部
症状
1.潜伏期 一般为2~5天。2.症状和体征 起病一般较慢,也可急性起病。有饮食不调、添加辅食不当等诱因。轻症不发热,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每天3~5次,呈黄色蛋花……
显示全部
诊断
需要与其鉴别的疾病有痢疾、沙门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病毒性肠炎和幼儿急疹等。……
显示全部
并发症
有重度等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低钙,肺炎,心、肝、肾功能障碍,败血症等。……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采取抗菌消炎、控制腹泻、纠正脱水酸中毒等综合措施。1.饮食疗法 基本同轮状病毒肠炎。人乳中的IgA可阻止需要铁的细菌如大肠埃希杆菌的生长,故人乳喂养……
显示全部
预防
作好传染源管理及消化道隔离。……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 淋巴液流出
-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 大肠黑变
- 淋巴液流出
- 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 大肠黑变
- 水泻伴低血钾
- 稀便
- 分泌性腹泻
- 讷吃
- 腹痛
- 腹泻
疾病检查
- 大便常规
- 粪氯
- 粪钾
- 大便常规
- 粪氯
- 粪钾
- 纤维结肠镜检查
- 乙状结肠镜检查
- 粪便脓液
- 粪便白细胞
- 粪便吞噬细胞
- 粪便上皮细胞
- 粪便显微镜检查
相关疾病
- 致肠细胞病变人孤儿病毒感染
- 血管活性肠肽瘤
- 性病相关性胃肠道感染
-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