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秦艽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艽
(音交。《本经》中品)
【释名】秦(《唐本》)、秦爪(萧炳)。
恭曰︰秦艽,俗作秦胶,本名秦,与纠同。
时珍曰︰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秦。
【集解】《别录》曰︰秦艽,生飞鸟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弘景曰︰今出甘松、龙用宜破去。
恭曰︰今出泾州、州、岐州者,良。
颂曰︰今河陕州郡多有之。其根土黄色而相交纠,长一尺以来,粗细不等。枝干高五、六寸。叶婆娑,连茎梗俱青色,如莴苣叶。六月中开花紫色,似葛花,当月结子。每于春秋采根,阴干。

【修治】曰︰秦艽须于脚纹处认取︰左纹列为秦,治疾;右纹列为艽,即发香港脚。凡用秦,以布拭去黄白毛,乃用还元汤浸一宿,晒干用。
时珍曰︰秦艽,但以左纹者为良,分秦与艽为二名,谬矣。
【气味】苦,平,无毒。《别录》曰︰辛,微温。大明曰︰苦,冷。
元素曰︰气微温,味苦、辛,阴中微阳,可升可降,入手阳明经。
之才曰︰菖蒲为之使,畏牛乳。
【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本经》)。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别录》)。传尸骨蒸,治疳及时气(大明)。牛乳点服,利大小便,疗酒黄、黄胆,解酒毒,去头风(甄权)。除阳明风湿,及手足不遂,口噤牙痛口疮,肠风泻血,养血荣筋(元素)。泄热,益胆气(好古)。治胃热虚劳发热(时珍)。
【发明】时珍曰︰秦艽,手足阳明经药也,兼入肝胆,故手足不遂、黄胆烦渴之病须之,取其去阳明之湿热也。阳明有湿,则身体酸疼烦热;有热,则日晡潮热骨蒸。所以《圣惠方》治急劳烦热,身体酸疼。用秦艽、柴胡各一两,甘草五钱。为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治小儿骨蒸潮热,减食瘦弱。用秦艽、炙甘草各一两。每用一、二钱,水煎服之。钱乙加薄荷叶五钱。
【附方】旧六,新七。
五种黄胆︰崔元亮《海上方》云︰凡黄有数种︰伤酒发黄,误食鼠粪亦作黄,因劳发黄,多痰涕,目有赤脉,益憔悴,或面赤恶心者是也。用秦艽一大两,锉作两帖。每帖用酒半升,浸绞取汁,空腹服,或利便止。就中饮酒人易治,屡用得力。《贞元广利方》︰治黄病内外皆黄,小便赤,心烦口干者。以秦艽三两,牛乳一大升,煮取七合,分温再服。此方出于许仁则。又孙真人方︰加芒硝六钱。暴泻引饮︰秦艽二两,甘草(炙)半两。每服三钱,水(《太平圣惠方》)
急劳烦热︰方见发明下。小儿骨蒸︰同上。小便艰难或转胞,腹满闷,不急疗,杀人。用秦艽一两,水一盏,煎七分,分作二服。又方︰加冬葵子等分,为末,酒服一匕。(《圣惠方》)
胎动不安︰秦艽、甘草(炙)、鹿角胶(炒)各半两。为末。每服三钱,水发背初起疑似者。便以秦艽、牛乳煎服,得快利三、五行,即愈。(崔元亮《海上集验方》)
疮口不合,一切皆治。秦艽为末,掺之。(《直指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7:58 , Processed in 1.118402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