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回复: 0

夹色伤寒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4-1-19 11: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
中医科检查

  • 简介
  • 原因
  • 症状
  • 诊断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伤寒


  • 伤寒
  • 伤寒
  • 夹阴伤寒
  • 伤寒面容
  • 伤寒穿孔
  • 伤寒性心肌炎
  • 伤寒与副伤寒
  • 地方性斑疹伤寒
  • 流行性斑疹伤寒
  • 伤寒胶乳凝集试验
  • 斑疹伤寒血清学检测
  •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肺炎
  • 伤寒、副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试验,肥达反应,Widal)

  夹色伤寒是中医诊断病名,岭南俗称“夹色”,系指因性交时外感风、热、湿,暑等诸邪气、临床以头痛、胸闷、腰部刺痛重坠三大症为主,次见恶寒发热、咽干、口渴、呕吐,咳嗽等,若延误治疗,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


病因

  夹色伤寒是因房事时外邪由外入内而引起的疾病。世代相传谓患本病者,羁迟7日不治,则预后不佳,甚或有致死的危险;且死后每于爪甲及尾闾长强穴附近的肌肤中,可见青黑色圆……
显示全部
症状

  夹色伤寒的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必须根据病史及夹色伤寒虚实两证的临床表现,四诊合参,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外,对实证的诊断,尚可用白矾末置于患者舌中,如觉味甜者为夹色伤寒……
显示全部
诊断

  民间有两种验证法:①白矾研细末。置舌尖上,其味甜者为夹色伤寒,味涩者则否;②野芋头切开,擦患者后心部位,皮肤不痒者为夹色伤寒,皮肤痒者则否。本病治以夹色伤寒经验……
显示全部
并发症

  本病应与外感风寒、夹阴伤寒病相鉴别。夹色伤寒的辨证分析 夹色伤寒多因房事精泄,感受外邪,热郁不热,实热内蕴,热蒸动湿,气血不畅,气机升降阻滞,热邪聚结;或精泄感……
显示全部
治疗

  泻火益阴,清热化气除烦。【方药】 1.主方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张仲景《伤寒论》) 处方:黄连9克,黄芩6克,白芍6克,阿胶9克(溶化),鸡子黄2枚。水煎服,每日1……
显示全部
预防

  预防方法 1.主方鬼羽箭岗梅细叶榕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 处方:鬼羽箭30克,岗梅根30克,细叶榕树须30克,熊胆草15克,路兜筋15克,木患根12……
显示全部

  • 夹色伤寒
  • 伤寒
  • 伤寒 知识
疾病部位


  • 全身
疾病科室


  • 中医科
  • 中西医结合科
疾病症状


  • 吞咽干食物时胸骨后有阻塞感或钝痛
  • 肥达反应阳性
  • 高热寒战
  • 吞咽干食物时胸骨后有阻塞感或钝痛
  • 肥达反应阳性
  • 高热寒战
  • 肠穿孔
  • 稽留热
疾病检查


  • 外-斐二氏反应
  • 肥达氏反应
  • 伤寒胶乳凝集试验
  • 外-斐二氏反应
  • 肥达氏反应
  • 伤寒胶乳凝集试验
  • 伤寒、副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试验,肥达反应,Widal)
  • 斑疹伤寒血清学检测
相关疾病


  • 地方性斑疹伤寒
  • 流行性斑疹伤寒
  • 副伤寒
  • 伤寒性心肌炎
  • 肠伤寒穿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2 11:11 , Processed in 1.207715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