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回复: 0

海蚯蚓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海蚯蚓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Hǎi Qiū Yǐn
【英文名】sea earthworm
【别名】沙W
【来源】药材基源:为沙W科动物鸡冠沙W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icola Cristata Stimpson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捕捉,挖出后洗净,晒干或焙干。
【原形态】鸡冠沙W,体圆柱形,壁薄柔软,前端粗,后端细,形似蚯蚓,体长150-250mm,全体暗绿色,具棕褐色横纹。头部退化,口前叶为一锥状突起,不甚显着。口在前端,口内有肉质状的吻,能伸缩或翻出,吻短,基部有一环钩吻前端光滑;有一圈触手,伸长时呈星状,收缩时形成皱褶,口位于其中。自第5节开始,共有17个刚毛节,刚毛金黄色,其中自第7节到第17节均有鲜红色的羽状鳃丝。自第3刚毛节开始,每节均有5个环轮,约5节以后的刚毛节,环轮数目依次减少。体后端钝,肛门成一横裂,位于接近体前1/16的背面;肛门腹面前方两侧各有一肾孔。消化道细长,约为体长的2倍,扭曲成螺旋形。疣足退化,可分两个肢,背肢为圆锥状突起,有一束细长刺状刚毛;腹肢退化呈横枕状突起,有一行精而短的钩刚毛。无背须和腹须。身体后段甚小,环轮不易看清,疣足刚毛均不显着。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多沙地带,营埋栖生活,深可达0.5m左右,在沙滩表面的穴口常见到有许多扁圆形泥条状的排出物,扭曲状堆积穴口。每年9月间产卵,卵群圆形;一端有细丝插沙中。
资源分布:渤海、黄海沿央岸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全体呈弯曲的扁圆柱形,长15-250cm,前端粗,后端细,形似蚯蚓。暗绿色,表面具环纹及深褐色条纹。自第5节开始,共17个刚毛节,刚毛金黄色。疣足退化,背肢为圆锥状突起,有一束细长刺状刚毛。气腥,味咸。
【化学成份】全体含牛磺酸(taurine),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胱氨酸(cystine),丝氨酸(SERINE),甘氨酸(val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苏氨酸(threon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种氨基酸。其中牛磺酸含量较高。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敛疮生肌。主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焙干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治痈疮肿毒。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8 05:42 , Processed in 1.28579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