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回复: 0

合树菌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7: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合树菌

【拼音名】Hé Shù Jūn
【别名】薄皮纤孔菌、桂花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稀针孔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onotus cuticularis(Bull.ex Fr.)Karst.[Boletus cuticularis Bull.;Polyporus cuticularis(Bull.)Fr.]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稀针孔菌 子实体韧肉质至革质,侧生无柄,有时覆瓦状。菌盖半圆形至扇形,基部狭窄。(2-10)cm×(3-20)cm,厚3-20mm;盖面红褐色至栗褐色,有短粗的绒毛,渐变为纤毛状或近光滑,往往有环带;边缘暗灰色,薄、锐,常内卷。管口面初期近白色,后与菌盖同色,每1mm间2-5个;管壁薄,后期裂为齿状。刚毛稀少,有时无,褐色,锥形,(13-30)11μm×(5-7)μm。孢子近球形至宽椭圆形,(4-8)μm×(3.5-5.5)μm,黄褐色,光滑。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桦等阔叶树腐木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子实体无柄。菌盖扇形或半圆形,基部较窄,长径2-15cm,短径2-8cm,厚3-12mm,表面琥珀褐色或栗色,有同心环带,光滑或有粗毛,边缘薄,内卷,暗灰色。管口面与菌盖表面同色,管口多角形,或有齿裂。质硬。气微,味淡。
【药理作用】对小白鼠肉瘤及艾氏瘤的抑制率分别为90%及100%。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顺气;益神;祛风;抗肿瘤。主胃病;麻风病;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8 09:19 , Processed in 1.26408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