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卷茎蓼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1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卷茎蓼

【拼音名】Juǎn Jīn Liǎo
【别名】烙铁头、荞麦葛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卷茎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lygonum convolvulu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长20-100cm。茎缠绕,细弱,有不明显的条纹,粗糙或疏生柔毛。叶互生;叶柄长达3cm;托叶鞘短,斜截形,先端尖或钝圆;叶片卵形,长3-6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宽心形,无毛或沿叶脉及边缘疏生短毛。穗状的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卵形;花排列稀疏,淡绿色;花被5深裂,裂片在果时稍增大,有时有凸起的肋或狭翅;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极短,柱头3,头状。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密生小点,无光泽。花、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田边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化学成份】卷茎蓼根中含有香豆精(coumarin)。叶和花中含槲皮素(quercetin),山萘酚(kaempferol),金丝桃甙(hypero-side, hyperin),槲皮甙(quercitoside),篇蓄甙(avicularoside,avicu-larin),芸香甙(rutin)。叶和果实中含有2,6-二羟基苯甲酸(2,6-dihydroxybenzo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其种子中含亚油酸(linole-ic acid)。另外还含有氨基酸。
【药理作用】以含5%和20%卷茎蓼种子的饲料对Wistar大鼠进行为期38日的毒性试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有明显的肝损伤,伴有生化指标异常,如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等。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主消化不良;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6 04:04 , Processed in 1.13629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