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回复: 0

绿南星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15: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绿南星

【拼音名】Lǜ Nán Xīn
【别名】天南星、白南星、南星七、螃蟹七、三甫莲、蛇芋头、山苞谷、三角莲、三步跳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刺柄南星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asperatum N・E・Brown[A.elephas auct.Buchet]
采收和储藏:秋季或春季生叶前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刺柄南星,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约3cm。鳞叶宽线状披针形,内面的长15-20cm,带紫红色。叶1,叶柄长30-50cm,密被乳突状白色弯刺,基部鞘筒状,鞘上缘斜截形;叶片3全裂,无柄,中裂片宽倒卵形,先端微凹,具细尖头,基部楔形,长16-23cm,宽18-27cm,侧裂片菱状椭圆形,长17-28cm,宽15-22cm,中肋背面具白色弯刺。花序柄长25-60cm,具疣,粗糙;佛焰苞暗紫黑色,具绿色条纹,管部圆柱形,喉部无耳;檐部倒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近直立,长达12cm。肉穗花序单件;雄花序圆柱形,雄花具短柄,花药2-3,黄色,顶部马蹄形开裂;雌花序圆锥状,长2-3cm,子房圆柱状,柱头盘状,近无柄;各附属器圆柱形,长达9cm,基部骤然增粗2.5-4mm,具极短的柄,向上渐狭,伸出喉外。花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900m的山坡林下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直径1.5-6.5cm,表面棕色,周围麻点状根痕细小,周边有较多突出的侧芽。气微,微麻舌。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毒散结。主劳伤咳嗽;疥癣;痈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4.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5 06:17 , Processed in 1.180576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