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回复: 0

葡萄根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2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大辞典》:葡萄根

【出处】《食疗本草》
【拼音名】Pú To Gēn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10~11月间挖,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份】见"葡萄藤叶"条。
【性味】①《纲目》:"甘涩,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寒,味甘苦,无毒。"
【功能主治】除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肿胀,小便不利。
①孟诜:"浓煮汁,细细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妊孕人子上冲心,饮之即下,其眙安。"
②《纲目》:"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
③《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消胀,利水。治瘫痪麻木,吐血,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煎水淋洗。
【附方】①治关节痛:白葡萄根二至三两,猪蹄一个或鲡鱼一、两尾。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侧柏叶、红茶花、茜草根、藕节。炖肉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筋伤骨折:葡萄鲜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葡萄根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拼音名】Pú To Gēn
【英文名】Root of European Grape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vinifera L.
采收和储藏:秋、秋季采挖取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葡萄 高大缠绕藤本。幼茎秃净或略被绵毛;卷须二叉状分枝,与叶对生。叶互生;叶柄长4-8cm;叶片纸质,圆卵形或圆形,宽10-20cm,常3-5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而稍尖锐的齿缺,下面常密被蛛丝状绵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大而长,与叶对生,被疏蛛丝状柔毛;花序柄无卷须;萼极小,杯状,全缘或不明显的5齿裂;花瓣5,黄绿色,先端粘合不展开,基部分离,开花时呈帽状整块脱落;雄蕊5;花盘隆起,由5个腺体组成,基部与子房合生;子房2室,花柱短,圆锥形。浆果卵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富汁液,熟时紫黑色或红而带青色,外被蜡粉。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原产亚洲西部。现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化学成份】根含γ-2-葡萄素(γ-2-viniferin)。
【性味】甘;平
【归经】肺;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利湿消肿;解毒。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痈肿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汤洗。
【附方】①治关节痛: 白葡萄根二至三两,猪蹄一个或鲡鱼一、两尾。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炖服。(《福建民间草药》)②治吐血: 葡萄根、白茅根、侧柏叶、红茶花、茜草根、藕节。炖肉服。 (《四川中药志》)③治筋伤骨折: 葡萄鲜根捣烂敷伤处。(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 孟诜:浓煮汁,细细饮之,止呕哕及霍乱后恶心。妊孕人子上冲心,饮之即下,其胎安。
2.《纲目》:治腰脚肢腿痛,煎汤淋洗之良。
3.《四川中药志》:除风湿,消胀,利水。治瘫痪麻木,吐血,口渴。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4 21:54 , Processed in 1.224979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