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养鸡变化太快,中兽医你真懂吗?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01
发表于 2022-12-2 1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鸡,这些年的变化太快了,我1998年进入这行业开始养鸡,到现在十几年了,就拿肉鸡来说,从**早的艾维茵2000到现在的罗斯308,品种的更新换代、品种特性的提高都是太快了。伴随而来的是禽病的防控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加上兽药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好多化药成了禁药,不允许在养鸡上使用了。这就出现了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做中药的厂家突然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什么“打造中国中兽药**品牌”呀啥的都出来了,市场上、网络上、促销会上,“中兽医专家”铺天盖地!养鸡人看的眼花缭乱,直呼听了专家的话开始不会养鸡了。我有时就在想,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忽悠我们养鸡人,还有多少“新兽药”在忽悠我们养鸡的利润!中医,有多少人懂啊?中兽医有多少人懂啊?祖国的传统中兽医课程里,没有专业系统的养鸡与鸡病的资料,也就是说,在中兽医里养鸡和鸡病这一块是空白。那么,那漫山遍野的中兽医养鸡专家是哪来的呢?那打造“中国中兽药**品牌”的兽药是咋做出来的呢?出这些兽药的专家懂养鸡吗?今天没事,又看到了这样的东西,一时气愤,写点东西,也算是对一直关注我支持我的朋友们的回报吧,今天就聊聊怎样学习中医、中兽医。
  
  医学的很多东西,特别是中医,需要的更多的是常识。用常识分析医理,很多东西可以想出来。口渴了,要喝水,水能解渴,这是常识,又是本能,简单到无需解释。所有的中医理都是如此。球虫血便,用白头翁也是这个道理。白头翁再加个大黄,也行啊,促进球虫的排除。学中医要研究这些常理,不然,什么病,用什么方,再把辨证教给你,我都希望别人如此教我。可是,我的老师也不这样教我啊。那样的话,就成了死记硬背了。不懂医理,死记医案有啥用呢?中医没有秘方,所谓的秘,只是辨证精准罢了。
  
  **近肉鸡咳嗽,眼流泪,解剖前期是白色痰液,后期就是支气管堵塞,气囊炎,这病,注定西药效果不好。大量的抗生素,你越加量,效果越不好。除非有些企业不以抗生素为主,而是以别的西药为主。别的西药指的是非抗生素一类的西药,从病理角度解决。如果两眼盯着病源,想找敏感的抗生素,估计行不通。这病的辨证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痰饮、宿食、郁瘀,以及先后、出入、方向。这只是辨证要考虑的要素,更重要的是动态的气机。把以上诸要素考虑完之后,再考虑具体的量,再分析药物的特点与药力。整个是一体的。这就是辨证施治。辨证与施治,连贯一体,严密不可分隔。
  
  阴阳,指的身体的抗病能力与邪气的致病能力,双方动态对比。阳:身体抗病能力强; 阴:身体抗病能力差。这是大法。见到任何一个病,先分辨病的阴阳属性。用药,就这两大类,一个是兴奋,一个是抑制。病就两大类,一个亢进,一个不足。说起来容易,而亢进与不足,具体病的时候,又是相互错杂的。阴阳,指病性;表里,指病位。病在表,还是病在里。就是表、里。不过,表里只是病位的代名词,还有三焦、脏腑等更精准的病位。寒热,指病的属性。古人对药性与药方功效的描述有些是臆想的东西,所用语言多牵强附会的多,就连很多大医家都不例外。比如:白头翁临风偏静,长于驱风,用为君者,以厥阴风木,风动则木揺而火旺,欲平走窍之火,必宁摇动之风。意思就是:肝风盛,相火旺,各窍皆热,以白头翁息肝风,诸火皆退。这样说,实际上把中医弄的晦涩难懂。什么叫肝风,什么叫相火?什么叫风动木摇?得费很多功夫积淀古人的意思。费很多功夫积淀古文字的意思,然后才能读明白古人的话。这样弄,不适合中医爱好者学习,毕竟专业人员很少。中医本是朴素、实用、直白、简捷的东西。如何把这种知识用简单的道理讲明白,这才是我们要考虑的。白头翁的功效:肛门热重,拉血便,口渴。鸡球虫病不就是如此吗?多简单的东西,非得弄到不可理解。古人对药性与药物功效的描述有些是臆想,这要我们仔细体会。白头翁汤分析:白头翁,为寒凉型的清热解毒凉血药;秦皮,为苦寒型的燥湿收涩药;黄连、黄柏为苦寒燥湿止利生新药。使用白头翁汤的机会:热利下重,口渴,血便,肛门热痛,脉弦数。这一下子就很明白了。这些解释之所以会出现,是由于我们懂训诂的人很少,读不懂那些传统中医学的文献。
  
  对白头翁的药理研究不透 ,对病理也没有更唯物的认识,只能取类比象,只能为解释而解释,对类似解释,我们当以意会之,而不能求其确义。家禽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应激因素的重合,这两个因素包括内因,也就是机体自身的抗病力问题,正气不足;另一个是外因,包括风寒、风温。从近年来的发病情况来看,机体正气不足是一个主要因素,主要现象有内热、肝火、脾肾虚寒。而这些问题大量使用西药预防疾病的,和通风不足的,表现的尤其突出。消除应激因素是防病的根本措施。
  
  我们学习中医**重要的不是学习用中药,而是其深刻理解和运用其理念,理解中医的精髓,是真正的深入其理念。中药没有固定的用量,用药的轻重,是由机体体质决定的。体质弱的用药剂量轻,这点在使用中药的时候特别注意,不是剂量越大越好。中医在防治鸡病的时候特别看重体质和环境特点。中医用药物治病,是以药物偏性纠正机体偏性。因此,中药没有固定的使用疗程,药随证变,证消则药停。 所谓的连续使用3天或5天,都是中药营销的结果。
  
  养殖业只有彻底回归通过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解决疾病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防控,试图依赖药物防治都是错误的。规模饲养、空气质量相对污浊,机体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其中通过中医理念调理使之处于相对健康状态,就显得尤为必要。任何医学都不是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从这点上说,中西医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中西医结合,怎么结合?首先要明白中西医的优劣势和各自的方法。在养殖业上,抗菌(包括真菌和霉菌)、球虫用西药,呼吸道、慢性腹泻拉稀、感冒、肝胆病、肾病、脾胃病用中药。而一些疾病中西结合效果**好。我们不应该过分的相信中医中药,而忽视合理接种疫苗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是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合理选择。一个方剂走天下,用方剂入伙,不问药材质量和培训使用方法,这不是中医,而是借中医之名行骗。
  
  今天唠叨不少,可能废话也不少,只是希望能对养鸡人有所帮助,能帮助我们正确理智认识养鸡与中医中兽医提个醒。**后祝大家新年快乐!2016年养鸡发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16 05:42 , Processed in 1.021585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