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春季仔猪饲养要防副伤寒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01
发表于 2022-12-3 0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2月龄~4月龄仔猪最易感染。初春时节气候多变,温度变化明显,养殖环境稍有不宜,容易引发本病,必须认真加以防治。
  一、临床特征
  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①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突然发病,体温升至41℃以上,食欲不振或废绝,精神萎靡,喜藏于垫草内,寒战。鼻、眼有粘性分泌物,初便秘,后腹泻,排出淡黄色恶臭的稀粪。病后2天~3天,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猪迅速消瘦,低头呆立,步态摇晃,体温下降,不久衰竭而亡。②慢性型最常见。一般来说慢性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精神不振,常堆卧在一起,有食欲,后期废绝;有的病猪死前喜喝脏水;有的病猪皮肤上出现湿疹样变化;由于持续下痢,病猪日渐消瘦、衰弱,被毛粗乱无光,行走摇晃,最后极度衰竭而亡。慢性型病程多在半个月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不死的病猪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
  二、病理变化
  急性病猪主要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典型的病变在盲肠、结肠,甚至回肠。可见肠壁淋巴滤泡肿胀隆起,以后发生坏死和溃疡。肠粘膜呈弥漫性坏死性糜烂,表面被覆一层灰黄色或黄绿色易剥离的麸皮样物质,肠壁粗糙增厚。重症病例,肠壁大片坏死脱落,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常可见到针尖大灰黄色坏死灶或灰白色结节。
  三、预防措施
  ①初春温度变化不定,要注意仔猪圈舍的保暖,中午仔猪可适当晒太阳;圈舍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经常洗刷,粪便发酵处理。②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应争取早吃初乳,并提前补料,以防乱吃脏物,断奶分群时,不要突然改变环境,猪群尽量分小一些。③仔猪断奶前后(1月龄以上),口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④较大规模养猪场发病后,应将病猪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未发病的猪可用药物预防,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四、治疗方法
  ①首选治疗药物为氯霉素,其口服量为每天50毫克~10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3次内服;肌注量为每天10毫克~3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3次注射,连用4天~5天,如果病情较重的,可多用2天~3天。另外,土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也可使用。②呋喃唑酮(痢特灵)口服量为每天20毫克~40毫克/千克体重,分2次口服,连用3天~5天后,剂量减半,继续服用3天~5天。③复方新诺明,每天70毫克/千克体重,首次加倍,分2次口服,连用3天~7天。④将天蒜5克~25克捣成蒜泥内服,每天3次,连服4天~6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猪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

GMT+8, 2024-6-16 23:13 , Processed in 1.021153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