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回复: 0

凤仙根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3: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大辞典》:凤仙根

【出处】《纲目》
【拼音名】Fèn Xiān Gēn
【来源】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根。
【性味】①《纲目》:"苦甘辛,有小毒。"
②《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软坚,消肿。治风湿筋骨疼痛,跌扑肿痛,咽喉骨哽。
①《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钢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③《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跌扑伤,红肿紫瘀,溃烂:凤仙根、茎捣敷。(《本草正义》)
②治跌打损伤:凤仙花根适量,晒干研末,每次三至五钱。水酒冲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③治骨鲠喉:金凤花根,嚼烂噙下,骨自下,便用温水灌漱,免损齿,鸡骨尤效。(《世医得效方》)
④治水肿:凤仙鲜根每次四至五个,炖猪肉吃,三、四次效。(《泉州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凤仙根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Fèn Xiān Gēn
【英文名】Root of Garden Balsam
【别名】金凤花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balsamina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cm,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cm,宽1-3cm,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生境分布】中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份】根含矢车菊素甙(Cyanidinmono一glycoside)。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利湿消肿。主跌扑肿痛;风湿骨痛;白带;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凤仙根,通经活血之药也。李氏方,治杖扑肿痛,血脉瘀凝。此寒滑走散之品,其性快便捷烈,又不宜多服久服,恐损脾胃,泄元气也。
2.《纲目》: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
3.《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崩带,风湿瘫痪,筋骨疼痛。
4.《岭南采药录》:去红肿之毒。浸酒甚佳。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8 23:37 , Processed in 1.19848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